湖南日报:株洲国家高新区释放创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纪实
2019-09-05 22:17:25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 编辑:张弥郁 |          浏览量:9584

有人说,这是一个创新之泉充分涌流的地方——“两院”院士“千人计划专家”50多人;累计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344项,其中包括5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年申报专利超过2500件……

    这就是株洲国家高新区,一个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行列的创新园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获得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优秀县市区等荣誉称号。

  创新聚集动力,创新推进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株洲国家高新区在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全区研发经费投入16.8亿元,占GDP比重的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41家,新增量全市第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6%;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科技创新平台10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4家,实施省、市重大科技创新和重大产品创新项目57个,完成投资31.5亿元;引进高端“双创”团队、平台31个,新增院士工作站3家、科技领军人才10名、双创人才700余名,发放人才奖励补贴资金1500余万元;成功承办“双创周”湖南分会场活动,与美国硅谷、云谷,德国碳纤维谷建立合作机制,“双创”经验在全省推广。

    创新,直接推动了全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8年高新区营业总收入、技工贸总收入双双突破2200亿元,园区综合实力在全省稳居前三;天元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均创近年新高;克服非税压减等政策影响,税收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迈上70亿元、80亿元台阶,财政收入总量、增量、质量稳居全市前列;全年累计引进项目202个,同比增长100%,50个市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15亿元,完成合同引资526亿,其中引进三类“500强”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3个。

 立标 一座“园”撑起一片天

    从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出发,沿株洲大道往西,不过4公里,便到了“中国动力谷自主创新园”。这里,高低错落的新建筑,环境优美安静。然而,谁能想到,在“安静”的面纱下却涌动着创新的热浪……

    根据规划,创新园规划总用地面积5382亩,建设总投资约223亿元。项目集“人才聚合、创新研发、创业孵化、科技服务”四大功能于一体,计划打造政策政务、人才服务、科技金融、公共技术、商务配套、创新文化六大平台,使之成为科技创新集聚区。

    2015年8月31日,自主创新园盛大开园。

    目前,该园区已经完成投资60亿元,建成占地1000亩一期工程,研发中心、加速器、创意独栋、动力谷大厦、中国动力谷学术交流中心等生产办公区域相继投入使用,中国动力谷展示中心、科技图书馆正式开馆,并配套了“一站式”服务中心、酒店、众创公寓、蓝领白领公寓、餐厅、饭堂、文体中心、新能源直通车等设施。

    创新园开园之后,立即成为“双创”热土。据统计,从开园至今的3年多时间里,入驻企业每年增幅达50%,园区平均每4天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来此安家。同时,黄伯云、欧阳晓平、吴鑫华等26位院士领衔的高端创新团队相继入驻,19家高校、科研院所在此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同时还有10家金融机构、17家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应运而生。

    对入园创新创业团队,园区总会提供“雪中送炭”式的支持。

    2018年上半年,入驻企业湖南宏迅亿安新能源公司急需要一笔钱备货,创新园及时拨付扶持资金“解渴”;湖南振邦氢能2017年底入园时,收到了园区拨付的第一笔扶持资金,去年3月又收到第二笔扶持资金,从而使企业心里有底,安心创新,目前每年研发投入就有上千万元。

    自主创新园开园3年多来,已累计申请知识产权达到1100余项,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8件,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均居省、市前列。先后获得“湖南省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众创空间”、“国家级众创空间”、“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轨道交通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湖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示范基地”、“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等资质和荣誉。

    从一块试验田,迅速成长为标志性的“高产田”,动力谷自主创新园成为株洲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不断跃进的一个缩影。

 造境 将洼地变成“湖泊”

    创新之树,需要营养丰富的土壤。创新之星,离不开展示精彩的平台。厚积创新土壤,搭建创新平台,株洲国家高新区“软硬兼施”,不遗余力,一日不懈,久久为功。

    这些年来,株洲国家高新区一直按照全新生态绿色理念打造园区。

    2011年,该区建成命名为“休闲谷”的栗雨科技工业园,短短时间吸引了100多家企业入驻,被评为湖南省两型示范园区。2013年,规模是栗雨工业园将近两倍,规划占地26.3平方公里,总投资高达913亿元的新马创新城开始大规模兴建。

    如今,株洲国家高新区已经形成栗雨、新马、天易三大环境优美的创新园区:新马片区致力于引入核心配套项目和战略投资者,增强片区产业辐射能力,提升对长株潭地区的吸引力;栗雨片区以总部壹号为中心,发展形成区域产融服务中心;天易片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

    城市像客厅,园区像花园,环境和谐,产城融合,书写着株洲国家高新区建立生态园区的新篇章。

    硬件硬了,“软件”也跟着硬起来。

    以打造“环节最少、成本最低、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优”全省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双创”机制、投融资体制、配售电等改革。近年来,株洲国家高新区接过市委、市政府下放的67项市级审批权限,承担起了全省“证照分离”改革试点任务,成立了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加快了“放管服”改革步伐,力求真正实现“大厅之外无审批”。

    2018年7月20日,该区召开“放管服”改革工作推进会,相关部门下达“最后通牒”:10月8日后,若有审批事项不进驻企业服务发展中心,或进驻了因部门授权不到位,在大厅之外审批的,由区纪委、监察委一律问责。

    目前,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进驻涉企部门25个,进驻涉企事项354项,可“一站式”办理工商、税务、社保、公积金等业务,进驻涉企部门和事项比较齐全,基本实现“一门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株洲国家高新区的“放管服”改革工作成效显著,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通报表彰,并作为唯一的县市区代表,在全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2018年12月,株洲国家高新区专门出台“民企10条”,力图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降低税费、降低成本。该“民企10条”规定,生产制造型、年税收过50万元的民营企业,当年新增银行贷款给予贴息15%;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年纳税过500万元,贷款贴息额度按企业当年新增生产性设备贷款利息额30%给予贴息。

    为建立企业帮扶长效机制,株洲国家高新区组建或引进8家融资性担保公司、9家科技银行、15家风投机构,主导和参与设立了11只产业创投基金,总金额超过100亿元;2018年,区里举办13场现场招聘会,向创新企业推荐求职人员6707人次;建立企业营销服务体系,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增加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结合税制改革,仅在2018年就为企业累计减免各类税收8亿余元。

    今年1月5日,又组建了动力谷产业投资发展集团、兴新电力公司,引入丰树物流园,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用电、物流等成本,为企业提供贴心的服务。

    洼地既成,百流汇聚。如今,这片洼地已经成为一片充满活力的大“湖”。

 聚智 用温暖孵化“智慧”

    要创新,人才必然是第一资源。

    2013年起,株洲国家高新区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人才工作专项基金,专门用于人才资助、奖励等。2017年起,高新区又设立了每年不少于5000万元的人才专项资金,用于“中国动力谷双创人才”引进和培养,个人最高可获得260万元资金资助,创新创业团队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资金补助。

    真心实意求贤若渴,真金白银大笔投入。

    2018年1月,在株洲国家高新区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内,全省第一家高标准的专家公寓——株洲国家高新区专家公寓正式投入使用。专家公寓总投资8000万元,建筑面积达1万余平方米,设计了多样化的6种户型,装修高档,居住舒适,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携配偶及子女可免费拎包入住。

    一栋公寓楼的建成,彰显的是株洲国家高新区对人才的渴求。目前,该区还正在计划建设“人才小区”,为高层次人才来区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安居环境。新引进高层次人才在辖区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可享受购房补贴,子女就学可优先安排,医疗可享受“家庭医生”上门服务等。

    给待遇,更给平台。为服务“双创”,高新区建立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链条和发展机制,建成了株洲中小企业促进园、创业服务中心、留学生创业园等创业服务平台,拥有众创空间20个,孵化器8个,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4个,其中4家众创空间进入国家级行列,两个服务中心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同时,高新区还基于云服务理念与技术,通过创建中国动力谷·智库云平台,整合宣传、服务、管理、研判四大功能,利用“大数据”助力人才服务,力求引进更多“顶天立地”的高精尖人才、“铺天盖地”的青年创新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从而构成了一个包含“基础性人才、科技型人才、高端领军型人才”的多层次人才体系。

    省委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之后,株洲国家高新区借此东风,开始实施对接高校(科研院所)等“十大行动”,与清华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5所高校形成共建模式,共同设立科研转化基地,并推动建立了省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研究院、省轨道交通自动化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等重要科研平台。

    “立足国内领先、瞄准世界一流,着力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研发平台,全力打造‘磁力’强大、众望所归的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

    如今的株洲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组成部分、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24家、省级65家,院士工作站(点)14家,创设和参与产业基金15支,规模超过100亿元。

   蓄能 创新之力激活产业之变

    今年1月11日,株洲国家高新区天易集团主办了一场投融资项目路演会。当天,湖南中晟全肽生化有限公司、意大利TWE有限公司等6家创新项目企业,与湖南省股权投资协会、株洲中车时代高新投资有限公司等6家投资企业面对面进行交流和沟通。

    进行路演的这6家企业,均是株洲国家高新区的新创企业,有的还未上规模,但都拥有技术拔尖的项目,发展前景良好,项目涉及新药物研发、新能源环保等各方面,包括工业自动化软件项目、再生铅及锂电池回收处理项目、高性能系统材料项目等。

    6家企业,就是6颗种子,未来可能就是6棵参天大树。因为,在株洲国家高新区这块沃土里,一直上演着从一项技术到一个产品、从一个产品到一个产业的精彩故事。

    几年前,中车株洲所通过引进吸收创新,研制出了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作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代表性产品,IGBT科技含量极高,被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船舶驱动、智能电网、新能源、交流变频、风力发电、电机传动、汽车强电控制等产业领域。

    目前,中车株洲所利用所拥有的世界第二条、国内唯一一条8英寸专业IGBT生产线,生产出了人人赞誉的“中国芯”。2018年6月26日,“复兴号”高铁列车首次开上京沪高铁线,核心部位使用的正是株洲生产的“中国芯”。

  用创新推出产品,用产品推动产业。

    在这里,体现“中国速度”、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复兴号”的“心脏”和“大脑”来自株洲国家高新区,体现“中国力度”、开创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新纪元的3万吨重载电力机车来自株洲国家高新区,体现“中国硬度”、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喻为“工业的牙齿”硬质合金来自株洲高新,沿着两条“画”在地上的“轨道”就能够快速行进、全球首列智轨列车,同样来自株洲国家高新区……

    2018年12月上旬,由株洲国家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中国动力谷·株洲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2018)》在株洲发布。结果显示,2015-2017年,株洲国家高新区创新指数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其中全球竞争力指数增长25.4,产业成长力指数增长23,创新驱动力指数大幅增长30.9。

  远行 走向蔚蓝的“世界海”

    2018年10月15日至19日,株洲国家高新区“2018年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推介会”在日本东京、名古屋成功举行。这是株洲国家高新区首次携园区核心大型企业(包括中车株洲所、中车时代电动、时代电气等)组成招才引智团开展海外引才活动。

    而在此前的5月,中国动力谷·美国西雅图云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也正式成立。该中心主要围绕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优势产业及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等领域,落实中国动力谷“走出去”的战略部署,从项目、人才、活动、平台、高校五个方面促进双方创新创业资源对接,提升中国动力谷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云谷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成立后,中国动力谷开始在美国积极推动人才引进以及项目合作对接,先后参加了在西雅图举行的“2018跨境创新周”活动、波士顿人才交流活动、伯克利中美峰会等。目前,中国动力谷美国科技服务中心正洽谈合作6个项目,同时也邀请了相关企业负责人来株洲洽谈投资以推动进一步合作。

    去年6月,为期两天的德国碳纤维谷2018年年度大会在德国举行。株洲中国动力谷作为大会唯一官方合作伙伴,携9家代表企业亮相年会,引起与会者浓厚的兴趣。根据协议,下一步,中国动力谷将与德国碳纤维谷合力构建跨境科技交流机制,深入开展多维度产业合作。

    这一系列的动作,宣示了株洲国家高新区放眼世界、走向国际,大力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享誉海内外的动力之都的决心、勇气与实力。

    近几年来,该区抢抓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装备、硬质合金、航空装备等产业的先发优势,鼓励和支持园区企业先后与美、德、法、韩、加、荷、泰、巴基斯坦等国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助推株洲打造世界一流动力谷。

    与之相呼应,更多的是株洲国家高新区的产品走向了世界。如今,株洲生产的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产品,已出口北美、南美、东欧、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代表作”之一。

    坚定走出去,扬帆“世界海”。2018年11月底,在全省开放强省暨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推进大会上,株洲国家高新区荣获“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县区”、“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园区”两项殊荣。

   创新的路上,每一步都是“新的”。

这条路,还在不断地向前延伸,一直通向远方。远方,有着更美的风景!


湖南日报(周怀立  谢维红  易湘峰  徐 洋)

责编:张弥郁

来源:株洲新区客户端

  下载APP